安全信息
紅柳林礦業公司“望聞問切”把脈運輸安全
今年以來,紅柳林礦業公司始終將安全生產工作擺在首要位置,通過創新管理模式,以“望聞問切”四字訣狠抓運輸安全管理,全力筑牢運輸安全防線。
睜眼“望”,善于“見微知著”。該公司從大處著眼,從小處著手,通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,對車輛運輸、人員接送、隱患排查等環節進行具體“望”,摸清操作人員的精神狀態是否良好,車況是否完好,行車路線是否有安全隱患,上下車是否存在擁擠和不排隊,車輛門鎖是否關閉完好等行為對癥下藥,輔以切實可行的“藥方”,確保將運輸管理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。深入開展生產運輸攻堅會戰,針對生產運輸系統安全風險和問題隱患進行系統性研判排查,建立“整治問題清單”,制定時間表路線圖,針對重點難點問題,通過專題會、“開小灶”等方式,加大專項整治力度,健全風險防控體系和源頭嚴控、過程嚴管、事故嚴懲機制,取得了明顯成效。
豎耳“聞”,做到“傾耳細聽”。該公司組織員工及時關注上級、行業及企業微信公眾號,添加班組微信群,更新發布信息等方式,及時掌握安全操作、崗位知識、業務技能和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知識,及時“聞”到企業動態、區隊工作訊息、班組運行狀況等,在掌握好的工作方法基礎上,查漏補缺,提高防范意識,增強安全操作意識,鞏固了安全生產成果。深入開展以“法律法規、作業標準、風險辨識、案例分析、應急處置”重點內容,組織操作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,培訓結束后組織考試,考試合格后上崗,達到“增強法律意識、提高專業素養、確保安全作業”的目的。制定《輔助運輸“車讓人”安全管理規定》,在執行“行人不行車、行車不行人”的基礎上,推行“車讓人、人守規”安全管理,堅決落實以人為本要求。
傾情“問”,力求“刨根問底”。運輸管理部門及區隊推行上下互動、內部交流模式,利用釘釘、微信群、郵箱等載體,廣泛征集員工對工作的意見建議。例如“車輛在井下出現隱患,我該怎么辦?工作當中出現緊急情況,我該怎么辦?發現同事違章,我該怎么辦?”等疑難問題,通過員工諫言獻策,為其釋疑解惑,豐富了民主渠道,完善了運輸制度建設,促進了礦井安全生產。組織領導班子及包保部室定期開展“下基層、進區隊、解難題”主題調研活動,本著以問題為導向,帶著發現問題,解決問題的原則,采取面對面、互動溝通的方式,積極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,創造便利條件,給基層注入“強心劑”,給員工吃下“定心丸”。
伸手“切”,精準“對癥下藥”。該公司通過事故案例學習、現身說法活動、文藝宣講等方式,不斷鞏固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行車意識,“切”實做到安全行車認識到位、行動到位,“切”實做到提前預測預想,遵規守規,按章行車。以交接班為重點,“切”實做到交班要交清,接班要結清,不盲目、不遺漏、不掩蓋,出現問題及時匯報、及時處理,時刻保證車輛處于安全狀態。在十字路口、丁字路口、岔路口、繞道等特殊路段設置反光鏡、限高限速鳴笛標識、距離確認牌板及紅綠燈系統,實時監測車輛行駛軌跡、位置、車速等信息。利用智能輔助運輸系統,進一步優化車輛維修、全生命周期保養過程,確保車輛以最快的速度維修完畢。使用HR車輛集中檢測線對車輛性能進行檢測,做到故障及時發現并整改。(宏偉)